一.供需对接
以需求为牵引,围绕新兴领域服务军、政、企三方。包括:
1、按照军方或军工单位提出的需求,征集和推荐会员单位技术与产品;
2、征集和推荐会员单位参加政府、军队和军工单位组织的赛事、展览展示和对接活动;
3、组织军工单位或专家与会员单位进行专题技术或成果交流;
4、主动向军方和军工单位推送会员单位技术成果汇编;
5、组织会员单位之间的上下游供需合作对接;
6、按照会员需求,组织行业专家与会员单位合作对接。
二.展览与交流
1、主办、承办或协办军民融合相关展览或论坛,推荐或协助遴选参展参会单位;
2、组织召开或组织会员单位参加军、政、地三方或两方之间的专题研讨会、座谈会与交流会;
3、定期邀请新入会会员参加“融合会客厅”座谈和主题交流,增进互相了解,知悉会员需求;
4、定期通过“融合护航行”组织会员走进标杆企业或总体单位参观交流;
三.培训与辅导
1、每年10次以上“融合大讲堂”,邀请专家为会员讲授有关参军路径、装备采购、装备价格、装备质量、测试测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等公益课程;
2、为会员单位提供军工市场准入、科技类企业认证以及军民融合企业认证等资质申请辅导与服务;
3、为会员单位量体裁衣,提供国家级、省市级资金项目申报规划、辅导及服务;
4、辅导和帮助会员申请专利、软著、商标等知识产权,为企业提供预警分析、维权诉讼、质押融资和专利导航运营。
四.咨询研究
围绕新兴领域、新质战斗力生成,组织专家开展军民融合相关的前沿技术分析和专题研究、开源情报搜集整编、产业发展调研、军民两用产品汇编、相关政策研究,承接军政产学研等单位的委托咨询研究。
五、标准与成果评价
面向国防科技领域,聚焦管理规范和军民两用技术发展,为科技创新型民参军会员企业参与国防建设标准方面提供相关标准的制定、修订、查新、发布等咨询服务。
根据单位需要,组织行业专家对企业科技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可行性、技术成熟度和应用前景等方面做出客观评价,出具成果评价报告,为企业申报各类科技奖励、国家及行业资质、进行成果转化应用提供重要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