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010-82318291-826

行业资讯

征稿启事:

诚邀专家学者及军民融合领域从业者,围绕国内外军民科技重大政策、热点事件及创新应用案例,撰写兼具战略高度与实操价值的深度文章。

投稿咨询电话:

010-82318291-826

2024-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政府采购现状与趋势分析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宽,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了对低空经济项目的采购力度。本文基于20241月至20253月的274个项目公开采购数据,尝试对中央部委、各省级政府及所属机构的低空经济项目采购情况进行分析。深圳市在无人机应用创新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故本次研究予以特别关注。需要强调的是,受数据完整性的限制,文中提出的观点和结论可能存在不足或偏差,仅供读者参考。(数据来源:中国政府采购网)


中央主导、地方特色鲜明的区域采购格局

从项目所属层级和地区分布来看,中央部委主导的采购项目数量相对较多,达到52项,显示出国家层面在无人机应用领域的统筹布局。地方层面,上海以25项采购位居首位,其项目主要集中在环境监测、城市管理和低空经济等领域,体现了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在新技术应用方面的领先地位。新疆和河北分别以21项和16项紧随其后,这两个地区的采购多与边境巡查、资源监管等特色需求相关,如新疆公安厅的无人机反制设备采购、河北省的矿产资源低空监管项目等。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深圳在行政层级上属于副省级城市,但其10项的采购数量与云南、广东等省级行政区相当,反映出深圳作为科技创新城市在无人机应用方面的活跃程度。而部分中西部省份如青海、内蒙古等项目数量较少,可能与其实际需求和发展阶段有关。整体来看,经济发达地区和具有特殊地理特征的区域对无人机技术的应用更为广泛,项目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地区。这种分布格局既反映了各地的发展差异,也体现了无人机技术应用与区域特色的紧密结合。


image.png


广东领衔地方投入,沪京呈现差异化采购策略

从预算投入来看,中央部委以4.74亿元的采购总金额遥遥领先,这主要源于国家级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等领域的重大项目投入,如应急管理部的"翼龙型无人机托管运维服务"等。省级行政区中,广东省以2.24亿元位居榜首,其航空应急项目就贡献了近2.1亿元预算,凸显了该省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战略布局。

重庆、河南、广西三地的预算总额均在9500万元以上,这些地区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应急救援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虽然项目数量较多,但预算总额仅排第七,反映出其采购以中小规模项目为主。而北京凭借单笔超5000万元的无人机集群森林防灭火服务项目,预算总额跻身前十。

中西部地区如江西、云南等省份的预算投入也较为可观,主要用于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等民生领域。整体来看,预算投入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特殊需求密切相关,经济发达地区和灾害多发区域往往会有更大规模的资金投入。

各层级/地区采购预算投入前15名


image.png


应急救援需求凸显,采购量占比超1/4

从业务领域来看,应急救援类项目占据最大比重,这类采购主要集中在森林消防、灾害救援等场景。比如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采购的中型复合翼无人机救援平台,主要用于山区复杂地形的灾害救援任务;广东省应急管理厅的大中型无人机救援平台则着眼于全省范围的航空应急响应。这类项目通常预算较高,单笔预算普遍达到数千万元,反映出政府在应急能力建设上的投入力度。

环境监测类项目数量次之,主要服务于生态保护和环境执法。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通过无人机监管黄海浒苔绿潮,上海市则利用无人机开展长江江豚巡航调查。地理测绘类项目以地形测量和资源调查为主,自然资源部第七地形测量队的电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系统就是典型代表,这类设备特别适合大范围地理信息采集。


image.png


硬件采购占比近半,技术服务需求显著

硬件采购占据近半数份额,从整机到配套设备都有涉及。吉林省森林消防总队的中型无人机、河北省制图院的无人机设备都属于这类采购。技术服务类项目也很常见,既有上海市的长江生态巡航监测,也有国家消防救援局的飞手培训课程。值得注意的是,软件系统和规划研究类项目虽然数量不多,但像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低空经济规划编制这类工作,对行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image.png


资金规模呈"小而多、大而精"的二元分布

从资金投入来看,呈现出"小而多、大而精"的特点。百万元以下的小型采购占比较高,多是常规性的设备添置或服务采购,比如北京市的无人机质量抽检。中等规模预算项目主要集中在100-500万元区间,以专项监测和设备更新为主。而超过千万元的特大项目虽然数量不多,但单笔金额可观,广西的航空护林无人机租赁服务投入就达到3750万元,这类项目往往承担着重要的公共服务职能。 

image.png

小结

基于现有数据,笔者认为低空经济可能呈现以下三种发展趋势。

1.应用场景持续拓展深化

从当前采购数据来看,低空技术正在从传统的测绘、巡查等单一功能,向城市管理、应急救灾、生态保护等多元化场景快速渗透。未来,随着5G、具身智能等配套技术的成熟,无人机在智慧城市、物流配送、农业植保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将加速落地。

2.技术标准与监管体系加速完善

当前无人机采购呈现"硬件为主、服务为辅"的特点,反映出行业仍处于设备普及阶段。随着应用规模扩大,对飞行安全、数据隐私等方面的监管需求将日益凸显。未来,行业将重点推进标准化建设,包括统一的空管系统、数据接口规范等。同时,各地正在试点的无人机管控平台和反制系统,也将推动形成更加完善的监管框架。

3.区域发展差异化特征将更加显著

经济发达地区将继续引领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特别是在城市管理、商业服务等高端场景。而边疆地区和生态脆弱区,则会基于自身需求特点,重点发展边境巡逻、生态监测等特色应用。中西部地区随着基础设施改善,在应急救灾、农林植保等民生领域的应用将快速普及。这种差异化发展格局,将促使无人机产业形成更加丰富的区域应用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