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燎原!北京融协会员企业全力支持地震灾情监测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 协会新闻 > “星”火燎原!北京融协会员企业全力支持地震灾情监测
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了6.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此次地震导致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及时了解灾区的实际情况,北京融协会员企业如中国四维、航天宏图和中科星图等迅速行动,紧急调度过境卫星对受灾地区进行观测。成像完成后,这些企业第一时间将数据提供给了相关部门,全力支持地震救灾工作。
中国四维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紧急调度高分辨率光学、雷达卫星进行应急拍摄,针对灾害地区以及周边受灾情况进行排查,迅速获取灾区卫星影像,并同步共享给应急领域有关部门机构。
四维高景二号03、04星为雷达卫星,能够不受天气和光照条件的限制获取灾区影像信息。四维高景三号01星为高分辨率宽幅光学卫星,通过对比前后宽幅光学卫星影像,灾前房屋轮廓清晰,建筑完好,灾后出现了房屋倒塌的现象,且空地出现了大量的帐篷、物资车辆。
地震发生后,航天宏图紧急调用女娲星座“宏图二号”卫星,发挥多星联合高效重访,不同视向协同观测优势,实现夜间两次高分成像。
1月7日23时42分,“宏图二号”完成首次成像,20分钟后,即1月8日00时02分58秒,“宏图二号”完成第二次拍摄成像,并于成像后1小时完成数据产品交付,及时共享给各相关部门协助灾情分析、灾后救援等工作的开展。
根据“宏图二号”拍摄到的高分辨率图结合西藏多源遥感监测业务系统平台综合分析,可以直观地查看灾前灾后对比影像,并判识出地面形变、山体滑坡和房屋倒塌情况,分析出人口、房屋、农田、经济等损失情况。此外,气象部门基于航天宏图提供的各类分析产品,叠加实时气象要素,制作发布了震区天气实况监测服务材料,细化救援区域,将受灾区域按照险情分级,在最短的时间内争取最有效的救援方案,为自治区有关部门在灾害监测、紧急救援、灾后重建等各环节提供快速、精准的科学决策依据。
航天宏图总经理廖通逵介绍,“宏图二号”4颗卫星均为X波段雷达遥感(X-SAR)卫星,卫星的SAR载荷技术可在夜间、多云、雨雾等气象条件下可靠工作,全天时、全天候的快速重访和业务化运行优势突出,可开展全球区域定期覆盖、特定区域快速重访、重点目标高频监视、特殊用户应急调用等观测任务。在本次卫星成像过程中,“宏图二号”实现了灾害区域影像的快速生产。
中科星图1月7日起对震区进行高频拍摄,展现建筑、道路、水系等数据资源,免费提供震区科学数据集(截止日期视灾情而定),协助相关机构和社会各界人士进行灾情分析、灾后救援。

数据集包括灾前/灾后光学影像、SAR影像、高光谱影像、地形数据、地图数据等。如有需求,可登录星图地球今日影像官网(https://daily.geovisearth.com)—【数据资源】—【数说地球】—【应急专题】,查看相关数据。
中科星图以数字地球为核心将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空天信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产业深度结合,形成了集数据、计算和应用于一体的应用服务体系。“灾难面前,人类命运休戚与共,我们发挥空天信息领域的优势,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提供震区相关数据,希望这些数据能够精准定位受灾区域,帮助救援人员在废墟瓦砾中开辟出生命的通道。”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1月7日发生的6.8级地震中,北京融协的会员企业迅速响应,利用自身的技术专长,紧急调度过境卫星对灾区进行观测。展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技术实力,通过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助力抗震救灾工作的高效开展,不仅为掌握灾区的实际情况提供了科学依据,还展示了航天技术在应急救援中的关键作用和巨大潜力。这种快速反应和专业能力,充分体现了协会会员企业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